『太极』 『阴阳』
『天人合一』
『体用一源』
『道』 『德』
『八卦』 『气』
『龙凤』 『鹤』
『命』 『情』
『爱』 『礼』
『孝』 『利』
『法』 『雅俗』
『尚统』 『爱国』
『务实』 『安土重迁』
『意境』 『山水』
『琴』 『棋』
『书』 『画』
『酒』 『茶』
『自强不息』


  在儒家的经典里,礼被解释成为是社会行为的规范,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必然体现。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,作为宗教的阶段、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,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。在上古时期礼的这三个发展阶段里,礼并不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度或传承,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深化,作纵深的扩展,这是一个人文化的过程,也是礼的奠基时期。其最后完成,是在周朝,作为礼的完善的硕果,是周代的宗法制度的完备。但是,随着周天子的失政,诸侯争霸,上古时期建构的维护社会稳定的礼的框架,也被打破。重建礼教,自孔子始,因此,礼被看成是儒学经典要义之一。在孔子那里,主要是指周朝的文物制度。在他看来,春秋天下大乱,就是因为周代的礼教被破坏了,诸侯大夫们都是越礼而动,于是他一再强调要用周礼治理社会,要“正名”,要达到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,将每一个社会成员,都规定在他应该处身的社会地位上,从而达到理治的目的。
  作为儒学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,礼在封建社会里几乎是无处无时不在的。国与国之间有外交的礼仪,人与人之间有社交的礼仪;礼仪的治革,形成了风俗习惯,礼仪的强化,转成了国家的法律。礼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,特别是宋儒将传统儒学向“内圣”方面转化,使儒学进一步理性化,系统也更加完备,礼也进一步向人的“心”的深度挺进,原本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礼,也从人欲、天理那里找到了依据,礼跟“义”的内含联系更紧,礼的系统也随之空前严密起来,进而成为扼杀人性、个性,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,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等封建礼法的教条,将礼对个体的约束,从“该做什么”,“怎么做”,一变而为“不该做什么”,“不应该怎么做”,强制实施的色彩相当浓厚。封建卫道士们,也动不动就用不合于“礼”来打击一切进步的创新的行为,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。
  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,礼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不同。积极的方面,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,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料的同时,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,将责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,从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、和谐奠定基础。从消极方面讲,礼又将每个社会成员规定在一个狭小的生存空间里,迫使他们形成固定的责任、义务的思维模式,从而极大地限制、摧残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创新欲望。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”,是无权时在礼教的幌子下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托辞,“越级言事”则是封建统治者打压下级的最好借口。这种以礼为由头的所形成社会成员的惰性,或因小失大,或顾此失彼,或只见部分不见整体,本位主义、地方主义等等,都是“礼”被异化的表现。同时,礼作为社会化的行为规范,还对个体的创新意识产生压抑作用,人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,都必须在礼的容度范围之内,否则就会被视为犯上作乱,违背礼教。因此,礼教每每在人性张扬的历史时期,都会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口诛笔伐。魏晋时期,明朝后期以及后来的五四时期,封建礼教都被深刻批判,特别是鲁迅先生,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,曾作过极为深刻而全面的揭露,至今仍有借鉴意义。

当代国粹文化研究应用中心整理

 


 » 友情链接     
[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] [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] [中国民族网] [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] [国际易经网]


版权所有:古今易学文化网 2005-2021 中心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沣镐西路益民巷(富力学府3#楼11203室)
业务热线:029-84214987 15289365918 15686051897
陕ICP备2021012327号